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1840年5月7日,伟大的俄罗斯作曲家彼得·伊里伊奇·柴可夫斯基诞生。他对俄罗斯及世界音乐的影响极为深远,他不仅创作了跻身世界艺术宝库的杰作,还对后来的作曲家产生重大影响。他的音乐融合了俄罗斯民歌传统和欧洲古典流派,成为众多音乐家学习的标杆。柴可夫斯基推动了俄罗斯作曲学派的发展,确立了其独特性和原创性。今天,柴可夫斯基的音乐响遍世界,以其优美的旋律和情感的力量打动亿万听众。俄罗斯人铭记这位伟大作曲家,许多音乐学院、学校、剧院和街道以其名字命名。纪念柴可夫斯基诞辰185周年庆祝活动,将再次展示他永恒的艺术才华和人们对其音乐的无限热爱。
克林市国立柴可夫斯基故居保护区博物馆里的柴可夫斯基雕像
从律师到作曲家
柴可夫斯基的音乐之路从5岁时开始。他那时开始学习钢琴。但他最初走上的是另一条职业道路——毕业于圣彼得堡法学院,并在司法部任职。27岁时,柴可夫斯基放弃公职,全身投入到音乐事业中。柴可夫斯基的创作成果极为丰硕。他曾说:“灵感就像位客人,不喜欢拜访懒惰的人,只光顾召唤它的人。”秉持这一信念,柴可夫斯基严格遵循自己制定的每日作息时间,包括坚持高强度工作。他辛勤耕耘的成果是400多部音乐作品,每一部都是杰作。
柴可夫斯基被誉为最具俄罗斯特色的作曲家。他说:“我还没见过比我更热爱俄罗斯母亲的人!我深深地爱着俄罗斯人民、俄罗斯语言、俄罗斯思维、俄罗斯人的容貌之美和俄罗斯习俗。”柴可夫斯基创作了许多生动的俄罗斯人物形象,描绘了故乡的风景,歌颂了俄罗斯历史上的英雄篇章,为民歌注入新的生命,并用音乐诠释经典文学作品。他的歌剧让普希金的小说《叶夫根尼·奥涅金》和《黑桃皇后》的角色栩栩如生。在歌剧《小鞋子》中,果戈理作品中的人物也登上舞台。他创作了最美的经典芭蕾舞三部曲《天鹅湖》《睡美人》和《胡桃夹子》。他的6部交响曲被广泛引用,出现在许多戏剧作品中,听起来极具现代感。他的儿童组曲的每个音符都是杰作,是每位年轻音乐家的必修曲目。
《第一钢琴协奏曲》
音乐是跨越世代、时间和民族的语言。柴可夫斯基的音乐是俄罗斯文化在国际舞台的代表。2021年4月22日,国际奥委会批准将柴可夫斯基的《第一钢琴协奏曲》作为俄罗斯国歌替代曲目,用于东京奥运会和北京冬奥会(这一决定是由于世界反兴奋剂机构的制裁,规定俄罗斯运动员2022年12月16日前不能在奥运会及世界锦标赛上用俄罗斯国旗和国歌——编注)。国际奥委会官员恐怕未曾料到,柴可夫斯基的作品在庄严程度、精神共鸣及国家自豪感上几乎不逊于俄罗斯国歌。东京夏季奥运会上,由俄罗斯钢琴家丹尼斯·马祖耶夫改编的《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30秒片段共奏响20次,在北京冬奥会上则奏响6次。此外,斯德哥尔摩举办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期间,柴可夫斯基的协奏曲3次在赛场响起,俄罗斯运动员3次登上最高领奖台。
这首协奏曲于150年前在波士顿首演。为什么不在俄罗斯?因为圣彼得堡的同行对这首曲子提出严厉批评。柴可夫斯基首先将《第一协奏曲》演奏给莫斯科音乐学院院长、著名钢琴家尼古拉·鲁宾斯坦听。后者却说:“这样的作品不能演奏,一切都不对。”柴可夫斯基则回答:“我一个音符也不会改。”随后他将总谱交给德国钢琴家汉斯·冯·彪罗。不久后,柴可夫斯基的学生谢尔盖·塔涅耶夫称这部作品为真正的俄罗斯第一部钢琴协奏曲。一个多世纪后,这一观点已无可争议。如今,所有人都认同柴可夫斯基的《第一协奏曲》是世界音乐史上的里程碑。它是音乐会和音乐比赛中演奏最多的经典作品之一,既容易被普通听众接受,也令资深乐迷叹服。
柴可夫斯基多次在俄罗斯、美国和欧洲国家亲自指挥演出这部协奏曲。1891年,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开幕式上,柴可夫斯基指挥了这首协奏曲的演奏。1893年10月,在他的第六交响曲《悲怆》首演后,他在圣彼得堡最后一次亲自参加这首协奏曲的演出。9天后,柴可夫斯基与世长辞。
柴可夫斯基庄园
在伟大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诞辰纪念日,俄罗斯莫斯科、圣彼得堡及其他城市的众多音乐场地举办了庆祝活动,柴可夫斯基的音乐自然是主角。在作曲家的故乡乌德穆尔特共和国,举办了传统的“在柴可夫斯基故乡”艺术节。这是俄罗斯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艺术节之一,已连续举办67年。莫斯科州克林市的国立柴可夫斯基故居保护区博物馆也举办了庆祝活动。在作曲家诞辰当天,享誉全球的俄罗斯青年钢琴家伊万·别索诺夫演奏了柴可夫斯基的作品。
对于痴迷于伟大古典音乐的读者来说,不妨将这两处庄园纳入在俄罗斯的旅行路线,以探索这位音乐天才的世界。这两座博物馆能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柴可夫斯基:在沃特金斯克探寻他的童年与创作根源;在克林感受他的成熟岁月与音乐创作历程。
沃特金斯克故居博物馆距离莫斯科1239公里,距离乌德穆尔特共和国首府伊热夫斯克54公里。沃特金斯克是柴可夫斯基的故乡,他在那里出生并度过了人生最初的8年。故居复原了19世纪的室内陈设、玩具和家庭肖像。故居里还保存着一件稀有的机械管风琴,这件乐器曾深深震撼了年幼的柴可夫斯基。
克林市距莫斯科仅80公里,那里有柴可夫斯基度过人生最后岁月的家。在那里,他创作了《第六交响曲》、芭蕾舞曲《胡桃夹子》等杰作。故居保留了原始的室内布置,包括家具和柴可夫斯基亲自弹奏过的钢琴。作曲家的个人物品、乐谱手稿、指挥棒、帽子和服装都保存完好。游客还可以在风景如画的花园中漫步,那里是作曲家生前喜爱的散步之地。走到作曲家的雕塑旁,坐在旁边的长椅上,耳边响起《天鹅湖》乐曲。可以看看庄园内音乐厅的海报。那里定期举办音乐晚会,有时还能欣赏到格吉耶夫或马祖耶夫的音乐会。
本文刊载自《环球时报》“透视俄罗斯”专刊,内容由《俄罗斯报》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