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头啖汤”里的“广东精神”新滋味|羊晚快评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1 21:55:00    

什么是广东精神?过去人们说,广东人“敢饮头啖汤”,讲的是敢闯敢干。但如今的南粤大地上,这股精神早已超越了单薄的“敢”字,“头啖汤”在文明新风里熬出了更丰富的滋味,翻腾着新时代的岭南气质。

刚健,是广东精神的筋骨,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茂名村干部刘名芳提前预警山体滑坡重大风险,与村镇干部合力转移57名村民;韶关镇干部钟威徒手掰车门,在烈焰中拖出昏迷司机;深圳公益救援队队长石欣参与救援行动350余次,攀过致命悬崖、跨过死亡峡谷……这些“最美逆行者”用实际行动证明,刚健是在危难时刻的挺身而出,是在群众急需时的果敢坚毅。这份刚健,是刻在广东人骨子里的担当。

朴实,是广东精神的底色,始终与土地紧密相连。茂名高州根子镇,党员带头组建“荔链快送”专班,“鲜”行守护荔乡甜蜜;广州花都区炭步镇塱头村,探索“政府+企业+村集体”合作,带动“新农人”就业创业;揭阳普宁通过“公益捡跑”串联古驿道保护,让千年驿道成为“文明打卡地”……这些故事里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让“实干”二字有了最鲜活的注脚,它不仅是闯荡四海的胆识,更是脚踏实地的耕耘。

向上,是广东精神的气度,在攀登中永不停歇。这种向上,是不断追求卓越的进取心,也是开拓创新的前瞻性。87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依然奔走在建筑创作和人才培养的第一线;扎根粤北山区十余年的周姗,毫无保留地向农户传授菌菇种植技术,带领大家共同致富……他们是时代的奋进者,以向上的身姿推动广东在产业升级的赛道上不断刷新高度,把“七山一水两分田”耕耘成“经济总量连续36年位居全国第一”的沃土。

向善,是广东精神的温度,在细节处润物无声。黄善古为孩子寻医问药7年,照顾4位老人14年;蓝玉娜因车祸致残,投身助残事业帮助百余名残障人士就业;区南照护林五十载,铸就“绿色宝库”……广东的文明实践活动中,处处传递着向善的力量。截至今年6月,广东共有13名全国道德模范、60名省道德模范,9名时代楷模、45名南粤楷模,605名中国好人、2155名广东好人,9名全国新时代好少年。这些数字背后,是广东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广东精神不是抽象的,而是具象的,它在一件件发生在岭南大地的感人事迹中,在一个个“老广”和“新广东人”的身上——如今的“头啖汤”,熬煮着敢闯敢干的底气,更升腾着刚健朴实、向上向善的气质。正是这样的广东精神,为广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精神动能,引领着这片开放包容、充满活力的热土勇毅前行,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文|李妹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