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眼TV-华龙网讯(记者 秦思思)5月24日,2025全国高校美育改革与创新研讨会在重庆移通学院合川校区举行,此次研讨会,吸引了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的百余名美育领域专家学者、教育工作者参与,为高校美育改革注入新动能。
研讨会现场。受访单位供图
北京理工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教学促进与教师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高教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庞海芍通过视频的形式对本次研讨会的召开表示了祝贺。她指出,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希望通过本次研讨会推动高校美育创新发展。
合川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袁晓钦介绍,合川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正大力推进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建设,深入挖掘地域文化资源,将美育与地域特色结合。重庆移通学院在美育创新与改革实践中成效显著,其“四位一体双院制”育人体系将艺术实践与通识教育深度融合,打造了 “最艺术的非艺术大学” 品牌。并表示,未来,合川愿与全国高校携手,共筑美育改革新高地。
主题报告会上,电子科技大学原党委副书记、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副理事长申小蓉以《激发创新潜能:电子科技大学美育工作的探索与实践》为题,提出融入式美育、开放式美育、项目式美育、数智化美育。她指出,美育应深入融入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加大产教融合,采用项目式教学法,以具体艺术创作或设计项目为载体激发学生创新潜能,同时科学院运用前沿技术,打造智慧美育新生态。
嘉宾致辞。受访单位供图
四川美术学院原副校长、教育部美术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张杰以《高校美育的本质与初心为题》深入剖析了高校美育的定性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想象力和创新意识的教育。杭州师范大学李叔同美育学院(叔同书院)副院长冯学勤以《论美育的科艺融合导向与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为题指出,科艺同源共生,从史前洞穴壁画的科学思维到现代《黑神话:悟空》的技术美学,均印证“感知自然-形式创造”的共性。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史红从《高校美育课程体系建构与课程建设》出发,剖析了高校美育课程体系的构建路径。她指出,当前存在将 “公共艺术课程”等同于“美育课程”的认知误区,建议构建“基础学科+主干学科+支撑学科”的美育学科群。
重庆移通学院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周伟,以学校美育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实例,详细介绍了重庆移通学院的美育建设之路。他表示,学校确立了培养复合型高素质应用人才的目标,构建了“四位一体双院制”人才培养模式,将美育融入“6+n+x”课程体系,并通过30余类艺术实践平台、积分制实践体系,组建专业的专职美育教师队伍,打造专享美育空间,形成了从校园美育到社会服务的完整体系。
另外,本次研讨会还设置了“美育课程体系重构”“跨学科美育实践”“社会资源协同育人”三大分论坛议题,各与会代表就高校美育工作创新路径探索、美育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搭建学生第二课堂等主题展开了激烈的探讨,直击当前高校美育痛点。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重庆高等教育学会高校美育专委会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