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西藏的理由
■李江
爱上西藏阿里,绝不仅仅是因为她那迷人的风景。
那年,因为调整改革,我跟随单位来到阿里。车队翻越重重山脉,极目处是喜马拉雅覆盖着积雪的峰峦。风起云涌,苍茫如海。
初夏时节,家乡早已是花红柳绿,而阿里却仿佛被时间遗忘了,一切都还定格在寒冬。我和其他战友一样,忍受着强烈的高原反应,即便大口喘气,胸口仍像压着一块巨石般憋闷。
翻越界山达坂时,疲惫的战士们围坐在一起稍作休息,却无一人愿意开口说话。这时,指导员走过来,为我们讲起了进藏先遣连的故事。1950年8月1日,进藏先遣连在党代表李狄三的带领下,从新疆于田县普鲁村出发。在翻越界山达坂时,漫天风雪和高山天堑阻断了先遣连与后方的联系,补给彻底中断,不少官兵患上了高原病。那时,队伍在雪地里休息,集合时很多人没能再次站起来。剩下的官兵继续向着高原挺进,在风雪征程上立起不倒的丰碑……
我默默起身,凝视着远方连绵起伏的山峦,恍然觉得,高峻巍峨的雪峰正昂起头颅,向那支英雄的队伍行着庄重的注目礼!
这时,不知哪个战友突然喊了句:“咱可不能给先遣英雄们丢人啊!”身边的战友们闻声纷纷起身,不顾高原反应带来的不适,开始检修车辆。浩荡长风从山谷里吹来,车队启程,车轮碾过冰雪覆盖的道路,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仿佛在回应这片土地的呼唤。
经过好几天的机动,我们到达了驻训点。抬眼望去,蓝天如洗,白云低垂。阳光洒在雪地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战友们相视一笑,眼中满是自豪与欣慰。这一刻,我们不仅征服了高原的险峻,更征服了内心的恐惧与犹豫。
在阿里正式驻扎后,我们的生活很快步入正轨:训练、执勤,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去驻地藏族同胞家中走访慰问。
那天,还没等我们到村子里,村民们就早早地等候在村口了。他们叫不上我们的名字,只能大声地喊着对我们最亲切的称呼“金珠玛米”。村民们伸直了胳膊争相和我们握手,竖起大拇指用藏语说着赞美的话语。那一刻,我打心眼里为自己是一名军人而感到自豪。党的光辉不仅照亮了西藏的山峦,也温暖了这里的群众,并在我心中镀上了一层足以让我永远铭记的荣光。
进村后,我跟随分队前往村民家中赠送慰问物资。走进一户人家后,年迈的藏族阿妈立马转身从屋里端出了糌粑、酥油茶、牛肉干,塞到我们手里。见我们不肯收,她眼里涌出泪水,嘴里不停地重复着一句藏语。经过团里随行的藏族班长翻译后,我才知道,老阿妈说的是:“我的儿子跟你们一样,也是金珠玛米。”连长对老阿妈说:“我们就是您的儿子啊!”
老阿妈站在一旁,抬起粗糙的手,轻轻擦去眼角的泪水,嘴角的笑意却更深了。那一刻,我深切地感受到“人民子弟兵”这几个字的分量。
慰问活动结束后,村民们又自发前来为我们送行。他们跟着大巴车走了好长一段路,依依不舍。坐在车里,我甚至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词汇,来形容这群心灵如同山间雪水一般清澈的村民。
如今,我已经在这里驻守整整5年。如果说爱上西藏需要一个理由,我想,那一定是这片高耸的山峦和那群可爱的人。
(本文刊于2025年5月12日《解放军报》“长征副刊”版)
编辑:李玉洁
主编:张诗梦
来源:解放军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