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定罪标准如下:一般情况: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50条以上,或者违法所得5000元以上的,属于“情节严重”。特别严重情况: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500条以上,或者违法所得5万元以上的,属于“情节
近日,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信息通报中心通报,35款移动应用APP存在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情况,引发人们关注。用户数据是数字时代的“金矿”,保护好个人信息,不仅事关用户隐私安全、平台企业资产安全,更将影响数字经济平稳运行。近年来,个人信息保护治理体系逐步完善,从《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为信
偷窥他人隐私的行为,在性质上属于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偷窥行为可能构成以下罪名: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当偷窥行为涉及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且达到一定数量或情节严重时,即可构成此罪。非法侵入住宅罪:如果偷窥行为涉及非法侵入他人住宅,则可能构成此罪。需
近日,有部分群众反映收到了领取“五险一金补贴”的通知。对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表示,从未面向普通群众发放过所谓的“五险一金补贴”,所谓通知为不实信息且涉嫌诈骗,千万别信!图片来源:人社部通知声称,按照人社部相关规定,凡入职满一个月,并按照国家规定正常缴纳五险一金的员工,均有资格申请“五险一金补贴”
泄露个人隐私达到 50条以上即构成犯罪。具体的法律依据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
拉进股票群是指 将潜在客户引入股票群组的行为。这些群组可能由证券公司、股票分析师、大学教授、投资课程老师或学生等组建,旨在分享投资观点、实时新闻、投资组合,甚至推荐股票。然而,拉人进股票群的行为本身并不直接构成犯罪,关键在于群内所进行的活动内容。目的 :拉人进股票群的主要目的可能是为了赚取会员费、销
谁在贩卖我们的个人信息?(法治聚焦)——三起案件揭开侵犯个人信息犯罪的黑灰产业链李 强绘编者按:刚刚团购了一节健身体验课,就收到健身房的卖卡促销电话;新办了银行卡,很快就会有人来问是否需要贷款……日常生活中,我们的个人信息不知不觉就被泄露,骚扰电话、促销推广接踵而来,让人不胜其扰。公安机关在办案中
2025年TOPIK中国考试的报名时间安排如下:个人信息注册:2025年1月7日14:00至1月16日14:00。报名及缴费:2025年1月9日14:00至1月16日14:00。建议考生尽早完成注册和报名,以确保能够顺利参加考试并抢占考位。
护照丢失会带来一系列严重的后果,主要包括以下几点:身份确认困难:在国外,没有护照可能会被视为非法入境者或身份不明人员,这将导致行动受限,例如无法入住酒店、乘坐飞机等。个人信息泄露风险:护照上包含大量个人信息,若落入不法分子手中,可能会导致个人信息被冒用,进行非法活动,从而带来经济损失和法律纠纷。延误
4月22日,据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信息通报中心通报,依据《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按照《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开展2025年个人信息保护系列专项行动的公告》要求,经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检测,67款移动应用存在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情况。此次被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