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福安公安】
碧海晴空映渔帆,平安画卷正铺展
9月10日,福安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大队、溪尾派出所联合溪尾镇政府,走进溪尾镇海上社区,登上连绵鱼排,将专业的网络安全知识化作温润人心的“家常话”,送入千家渔户,生动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续写了警民情深、海陆相牵的暖心篇章。
脚步向下,服务向前网络安全知识“送上门”
“咱们在海上要防风防浪防暗礁,上网就得防骗防诈防陷阱,都是保命保财的大事!”一句朴实开场,瞬间暖了渔民心窝。
民警与镇政府工作人员化身“海上宣讲员”和“身边解惑人”,深入村居廊亭、渔排作业区,发放网络安全手册,结合“虚假投资”“刷单返利”等高发网络诈骗类型,抽丝剥茧解析骗局,传授个人信息防护妙招,还为渔民现场检测手机软件、清理风险应用。把知识送到桅杆下、渔网边,让常年在海上奔波的群众真切感受到安全就在身边。
方言俚语,润物无声警民沟通“零距离”
民警聚焦渔民网购渔具、直播卖货等实际场景,用方言“大白话”替换专业术语,把生硬条款变为“听得进、记得住、用得好”的实用常识。
溪邳村村委楼外长凳上,村民们凑得密密麻麻的,有的拿着宣传册跟着民警划重点,有的干脆把放学的孩子拉到跟前一起学。“黄警官,我家娃偷偷给游戏充了钱,能退不?”“吴警官,上次我反映的网购假渔网纠纷,有眉目没?”问答之间满是信任与期待。民警不仅带来知识,更怀揣“问题清单”开展服务,现场不能解决的逐一记录、跟踪落实。
得知村里留守儿童多、容易沉迷网络,民警们当场敲定,近期联合学校开展“青少年网络保护小课堂”,用动画、情景剧讲透网络风险。“不是单向送知识,而是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送什么。”网安大队教导员说道。这份“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体贴,正是“枫桥精神”的生动回响。
枫桥精神,海上花开共绘陆海同心“安澜图”
这场“移动课堂”把网安管理的触角主动延伸到基层的最前沿,民警用“脚底板功夫”摸清海上船民受网络违法犯罪侵害的痛点,用“定制化服务”破解网安防护难点。
当网安知识融入渔民的日常话语,群众也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参与”,成为网络治理的“千里眼”“顺风耳”,真正构筑起“警民携手、海陆共治”的网络安全防线。
这份深度融合与彼此成就,织就了一张“平安网”,让乡亲们在数字化浪潮中,既敢闯市场、又能防风险,让渔帆上的“平安梦”与乡村振兴的“致富梦” 同频共振。
供稿:网安大队、溪尾派出所
编辑: 王誉洁
校对: 陈灵洁
审核:缪君勇
审批:王豪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87868862@qq.com Copyright © 羊皮百科 琼ICP备2024040249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