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中指研究院:多地专项债收地发行超1500亿元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2 12:43:00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陈燕青

收回收购存量闲置土地是今年以来中央及地方去库存的重要抓手,期间配套政策不断完善,根据中指研究院监测,截至8月18日,各地公示拟使用专项债券收回收购存量闲置土地的数量已超4300宗,拟收储用地面积超2.2亿平方米,其中多省市已发或将要发行相应专项债券合计超1500亿元。

从不同地区来看,31个省市中有26个省市公示拟使用专项债收购存量土地情况,其中广东省公示拟收储总金额近790亿元,位居第一;浙江公示金额超600亿元。各城市中,重庆拟收储金额达533.8亿元,收储用地面积超1815万平方米,均居首位,杭州、郑州拟收储金额均超150亿元;各城市中,一二线城市公示地块合计989宗,拟收储金额超2050亿元,金额占比达37%。

从用地性质来看,住宅用地仍是收储主力,近两个月占比有所提升。公示的地块中住宅用地宗数占比约66%,商办用地占比约24%,工业用地占比约6%,其中,5月以来住宅用地占比保持在高位,7-8月均在70%以上。从所有权来看,当前拟收储的土地中,绝大多数宗地属于地方国企,占比约84%。

截至8月18日,广东、湖南、安徽、山东等7省已发行以及即将发行的用于收购存量闲置土地的专项债总金额超1500亿元,占拟收储总金额的27%。其中广东发行377亿元,居首位,湖南发行5次,合计307亿元,位居第二。各城市中,长沙发行专项债金额超90亿元,位居各城市首位,一二线城市合计发行约320亿元,约占总发行金额的21%。

中指研究院表示,此前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要对全国房地产已供土地和在建项目进行摸底”,有利于针对性优化相关政策,加速各地推进收回收购存量闲置土地,若接下来非“自审自发”地区能实现新的突破,预计也将进一步提振市场预期,更好的改善市场供求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