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假工资的计算主要依据三个关键要素:计算基数、计算系数以及病假天数。具体计算方式如下:
有劳动合同约定:病假工资的计算基数不低于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职位)相对应的工资标准。
无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约定:病假工资的计算基数按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职位)正常出勤的月工资的70%确定。
计算基数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连续工龄不满2年:病假工资计算系数为60%。
连续工龄满2年不满4年:病假工资计算系数为70%。
连续工龄满4年不满6年:病假工资计算系数为80%。
连续工龄满6年不满8年:病假工资计算系数为90%。
连续工龄满8年及以上:病假工资计算系数为100%。
病假天数应按实际休假天数计算,连续休假期内含有休息日、节假日的应予剔除。
职工在病假期间,病假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
示例计算
假设小张的月工资为8000元,且劳动合同中约定了病假工资基数为8000元,病假天数为3天,连续工龄为5年。
计算基数:8000元
计算系数:连续工龄满5年不满10年,系数为80%
病假天数:3天
病假工资 = 8000元 ÷ 21.75天 × 80% × 3天 ≈ 904.88元
因此,小张在病假期间的工资应为904.88元。
建议
劳动合同中明确约定:有利于保障劳动者权益,减少纠纷。
集体合同补充约定:在没有劳动合同约定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集体合同来确定病假工资基数。
了解当地政策:不同地区可能有不同的病假工资标准和政策,劳动者应了解当地的具体规定。
希望以上信息对你有所帮助。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87868862@qq.com Copyright © 羊皮百科 琼ICP备2024040249号-4